到代那些拆解从币经技术济的原理事儿
作为一个在加密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最近看到Celestia的空投消息时,我第一反应是:"又来了一个画大饼的项目?"但当我深入研究后,发现这个号称"模块化区块链"的项目确实有不少独到之处。 记得2021年那会儿,我正在研究Cosmos生态,偶然间看到一个小项目叫LazyLedger完成150万美元融资。没想到短短几个月后,它改头换面成Celestia,还迅速拿下5500万美元B轮融资。这个速度,连我这个见惯风浪的老韭菜都要竖起大拇指。 说实话,在StarkWare和zkSync这些"拖延症患者"的衬托下,Celestia两年从立项到空投的执行力确实令人印象深刻。不过这也得益于它选择了CosmosSDK这条捷径——毕竟在Cosmos生态里,代币不只是摆设,而是实打实要用来维护网络安全的。 为什么机构如此追捧Celestia?让我想起2018年那篇轰动学术圈的论文《欺诈和数据可用性证明》。当时我在研究轻客户端技术,这篇由CelestiaCEOMustafa和V神合著的论文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不过要澄清的是,V神的署名只代表他对技术的认可,并不意味着他背书这个项目。 记得2022年初V神在Reddit发文时,我正好在关注Celestia的动态。他表达了对使用CelestiaDA可能面临51%攻击的担忧,这提醒我们:Celestia的技术路线虽然获得认可,但以太坊显然更倾向于发展自己的DA方案。 作为一个经历过无数次空投的老江湖,我得提醒大家:Cosmos系的代币经济和其他项目可不一样!TIA的总量是无限的,创世区块的10亿枚只是起点。 让我给大家算笔账:如果创世区块所有代币都参与质押,第一年通胀率8%,产出800万枚TIA。但现实是,只有7.4%的空投代币是流通的。假设其中10%参与质押,日化收益率就能达到惊人的2.96%!这让我想起了去年Evmos的惨痛教训——高APR维持三个月后,官方出手导致收益率暴跌,引发踩踏式抛售。 最关键的是那句"所有锁定或解锁的代币都可以被质押"。这意味着占大头的锁仓代币也能参与staking,随时可能进场分一杯羹。这种设计看似公平,实则暗藏杀机——当机构开始质押时,你的收益可能瞬间腰斩。 说实话,"数据可用性"这个翻译确实误导了不少人。我第一次看到时也以为是关于数据存储的问题。后来才明白,DA其实是验证新区块的一套方法。 想象一下:传统区块链就像要求每个陪审员都要看完整个案件的录像才能投票;而Celestia的DA技术就像随机抽取几段关键视频,通过统计学方法就能判断案件真实性。这种设计大幅降低了对硬件的要求,让区块链可以更去中心化地运行。 目前DA赛道竞争激烈,从以太坊的Proto-Danksharding到PolygonAvail,各家都在发力。Celestia的优势在于技术相对成熟,这次空投也确实让它抢占了先机。但最终谁能胜出,还得看主网上线后的实战表现。 作为一个经历过数次牛熊的老兵,我建议大家在参与Celestia时要保持清醒:高APR固然诱人,但一定要警惕机构突然进场导致收益率骤降的风险。记住,在这个市场里,看得见的收益往往伴随着看不见的风险。从LazyLedger到Celestia的蜕变
机构眼中的香饽饽
TIA代币经济的"猫腻"
数据可用性的本质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美国稳定币立法:一场金融革命的无声引爆点
- 11月伊斯坦布尔数字盛会全攻略:区块链爱好者不可错过的狂欢月
- 比特币的平静期:市场究竟在酝酿什么?
- Web3.0每日观察:波场重磅升级在即,加密市场暗流涌动
- 以太坊震荡行情下的生存之道:如何在波动中抓住机会
- 非农行情完美收官,我们的比特币空单成功斩获400点利润!
- 2023年10月值得关注的三大网红币:小资金也能搏出大收益
- 绝佳机会:教你如何轻松获得SCROLL空投的6倍收益
- 周悦盈独家解盘:8.14比特币以太坊行情解析 警惕最后一跳前的剧烈震荡
- 比特币最新走势解析:减半行情将至,市场暗流涌动
- 比特币9月表现真相:从数据看加密市场的冰与火
- 从钱包演变看加密世界的基础设施与应用的辩证关系
- Ottochain的跨链协作:一场致敬与创新的美丽邂逅
- 加密货币市场迎来转机:XRP暴涨引爆山寨币狂欢
- 350万港元人间蒸发!香港币安用户是如何掉入验证身份陷阱的?
- Farcaster:V神都在用的去中心化社交新宠,值得你关注吗?
- 加密市场惊魂夜:暴跌中酝酿机会,特朗普抄底释放什么信号?
- 当科技富豪遇见艺术大师:孙宇晨与贾科梅蒂的跨世纪对话
- 法庭风云:SBF昔日合伙人揭开FTX惊人内幕
- 市场震荡期,投资者该如何优雅躺平?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