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快报 >>正文

融巨头们革命破冰比特币E正在这场即将金加密押注

快报2人已围观

简介作为一名跟踪加密市场多年的分析师,我不得不说这个行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转变。根据Bernstein的最新测算,目前加密基金管理规模在450-500亿美元之间徘徊,但令人振奋的是,这个数字在未来五年内可能会飙升至5000亿美元以上。这让我想起了2017年比特币第一次冲上2万美元时的盛况,但这次,整个行业正在迈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从边缘到主流:监管时代的到来还记得几年前,加密资产还被视为"金融界的... ...

作为一名跟踪加密市场多年的分析师,我不得不说这个行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转变。根据Bernstein的最新测算,目前加密基金管理规模在450-500亿美元之间徘徊,但令人振奋的是,这个数字在未来五年内可能会飙升至5000亿美元以上。这让我想起了2017年比特币第一次冲上2万美元时的盛况,但这次,整个行业正在迈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从边缘到主流:监管时代的到来

还记得几年前,加密资产还被视为"金融界的野孩子"吗?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我们正在见证一个500亿美元规模的"小众市场"向650亿美元规模的"正规军"转型的关键时刻。这种转变的推动力来自哪里?我认为主要有三个:

首先,华尔街的投资顾问们开始认真对待这个新兴资产类别;其次,私人银行和财富管理机构正在加紧布局相关产品;最重要的是,未来普通投资者通过券商账户就能轻松买卖比特币ETF的便利性,这将彻底改变游戏规则。

巨头入局:贝莱德们的"加密雄心"

今年最让我惊讶的是,像贝莱德和富达这样的传统金融巨鳄也开始大举进军加密领域。他们提交比特币ETF申请的举动,简直就是给整个行业打了一针强心剂。更令人振奋的是,近期法院在Grayscale和Ripple案件中的裁决,似乎都在为加密货币公司撑腰。

特别是Grayscale那场官司,法官们直接要求SEC重新考虑将GBTC转换为比特币ETF的申请。这样的司法风向转变,让我对2024年初比特币ETF获批的可能性越来越乐观。说实话,如果连SEC都开始认真倾听市场的声音,这个行业的前景真的不可限量。

监管博弈:SEC的"拖延战术"还能持续多久?不过话说回来,SEC最近又把一堆比特币ETF的审批决定推迟到了10月底。但作为一个市场观察者,我的直觉告诉我,这次可能真的不一样了。SEC总不能永远用"需要更多时间研究"这样的借口来搪塞吧?特别是在Coinbase等受监管交易所已经就监督共享协议达成共识的情况下。有趣的是,就在审批延期的消息传出后,富兰克林邓普顿也宣布加入现货比特币ETF的争夺战。这让我想起了一句华尔街老话:"当所有人都在往一个方向跑时,你最好先看看他们在追什么。"稳定币:从灰色地带到主流支付

除了ETF之外,稳定币的发展也让我眼前一亮。过去我们总把稳定币和DeFi、加密货币交易这些"小众"场景联系在一起。但现在,它们正在完成从"离岸、不受监管"到"在岸、受监管"的关键转型。

想想看,当稳定币能够真正融入主流支付系统和全球结算网络时,这个市场会迎来怎样的爆发?这或许才是加密行业最大的想象空间所在。

作为一个见证了这个行业起起落落的老兵,我不得不说:2024年很可能会成为加密资产正式进入主流金融体系的元年。当然,市场永远充满不确定性,但这次,我闻到了不一样的气息。

Tags:

相关文章

  • 市场高位盘整:牛市还能走多远?

    快报

    最近的市场行情真是让人又爱又怕。看着股指在相对高位反复波动,投资者的心态就像坐过山车一样起起落落。作为在资本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我深知这种行情最考验投资者的定力。当前市场的真实写照说实话,现在的市场就像是个精力旺盛的年轻人,既有向上的冲劲,又时不时要停下来喘口气。K线图上那些忽上忽下的走势,把不少散户都晃晕了。记得上周五,我亲眼看到隔壁营业部的大爷盯着大盘,手里的茶杯都快捏碎了。背后的驱动因素... ...

    快报

    阅读更多
  • 以太坊深夜异动:多头昙花一现,警惕1650上方高压区

    快报

    昨晚真是让我捏了把汗!ETH多头突然发力,硬生生把价格推到了1659美元的高点。不过这波操作就像夏日里的雷阵雨,来得快去得也快。说实话,这种级别的反弹在当下市场环境下确实难成气候。技术指标背后的故事从日线图上看,ETH现在像个走钢丝的杂技演员,小心翼翼地在MA5和MA13两条均线之间保持平衡。MACD指标倒是给出了一点希望,快线终于艰难地跨过了慢线,但这个"金叉"的角度实在太小气,看得我都替它着急... ...

    快报

    阅读更多
  • Web3平台遭遇钓鱼攻击:Galxe协议损失超15万美元的背后

    快报

    这个周末对Galxe社区来说可不好过。10月6日下午2点44分(UTC时间),我们的开发团队注意到网站突然掉线了。作为一直在关注Web3安全的从业者,我得说这种DNS劫持攻击手法现在越来越常见了 - 而且越来越狡猾。40分钟的混乱后,Galxe官方在推特上证实他们成了DNS记录被篡改的受害者。更让人担忧的是,即便网站恢复后,许多用户发现Google已经把这个域名标记为"危险"了。我亲眼看到社区里有... ...

    快报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