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 > 0铭欢文狂财富态的比特币生一场与隐忧神话

0铭欢文狂财富态的比特币生一场与隐忧神话

2025-09-23 15:39:29 [资源] 来源:区块秩序

最近币圈的朋友们茶余饭后都在讨论一个话题:BRC20铭文。从年初的Ordi到现在的Sats,这些在比特币链上"刻字"的资产,正在上演着一场令人瞠目结舌的财富神话。作为一个经历过好几轮牛熊的老韭菜,我不得不承认,这波行情确实让人既兴奋又担忧。

比特币的新衣:从数字黄金到"刻字板"

还记得2021年那场Taproot升级吗?当时很多人觉得不过是技术宅们的自嗨。没想到两年后,这场升级竟成了BRC20爆发的技术基石。简单来说,现在的比特币不仅能记账,还能当"刻字板"了——你可以在区块里刻下任何信息,包括创造新的资产。这就像给蒙娜丽莎画上了小胡子,虽然争议不断,但确实吸引眼球。

我有个做矿工的朋友老李,最近整天乐呵呵的。他告诉我,现在矿工费收入比以前翻了好几倍。"以前挖矿就像开滴滴,现在简直是在收过路费!"他这么形容道。确实,从矿工到交易所,整个产业链都在享受这场狂欢带来的红利。

造富机器的秘密配方

在这场造富运动中,什么样的BRC20项目最吃香?从市场表现来看,成功的项目往往有几个共同点:首先得有个好名字,最好是那种能让人会心一笑的,比如"Sats"(聪)这种既接地气又暗含比特币文化的。其次要有强大的社区支撑,我见过最夸张的一个项目群,管理员每天凌晨三点还在发消息鼓动大家"hold住"。

但最有趣的是参与人群的变化。以前玩DeFi的都是些技术宅,现在BRC20圈子里多了不少"大妈投资者"。有个做社区运营的朋友告诉我,他最近指导过一位50多岁的阿姨买卖铭文,"她连私钥是什么都搞不清楚,但就是相信能赚钱"。这种单纯而狂热的信念,某种程度上成了支撑市场的隐形力量。

繁荣背后的隐忧

作为一个见过太多泡沫破灭的老韭菜,我必须说当前的繁荣景象让人喜忧参半。BRC20本质上还是meme币的新马甲,只不过换了个更"比特币原生"的包装。那些号称"公平发射"的承诺,在狂热的市场情绪面前往往不堪一击。

我观察到一个危险信号:最近新项目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上个月还有个项目创始人在群里信誓旦旦说要"打造比特币生态",结果两周后就清仓跑路了。这种情况如果持续下去,迟早会耗尽市场的信任。

未来会怎样?

眼下各方势力都在推动这场狂欢继续:矿工需要手续费、交易所渴望流量、项目方想要套现...这种多方共谋的局面短期内可能还会持续。但我担心的是,当CEX大规模上线BRC20交易后,现在的OTC薄流动性优势将不复存在。

记得2017年ICO狂潮时,有个前辈跟我说:"当菜市场大妈都在讨论区块链时,就该警惕了。"现在的BRC20市场,似乎正在重演当年的剧本。作为投资者,我们既要把握机会,更要保持清醒。毕竟在这个市场里,最后能笑着离场的,永远是那些懂得及时止盈的人。

(责任编辑:统计)

推荐文章
  • 美联储决议前夕:加密市场屏息等待比特币命运裁决

    美联储决议前夕:加密市场屏息等待比特币命运裁决 眼下整个加密圈都绷紧了神经,所有人都在眼巴巴地等着美联储的下个动作。这就像看一场紧张刺激的悬疑片,只不过主角换成了比特币的价格走势。知名分析师Michael van de Poppe最近的一番话,更是给这场大戏添了把火。市场情绪:就像坐过山车最近比特币的表现倒是让我想起老家那个倔脾气的老大爷——死活不肯跌破关键支撑位。这种情况确实给了投资者一些安慰,但说实话,随着FOMC会议临近,空气中那种不安的... ...[详细]
  • 从华尔街到区块链:一位金融科技女强人的资产数字化革命

    从华尔街到区块链:一位金融科技女强人的资产数字化革命 金融科技圈最近有个热门话题:RWA Finance创始人Mariana Henderson正在重新定义我们的投资方式。这位麻省理工金融工程硕士毕业的行业领袖,有着典型的华尔街精英履历,却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创业道路 - 让传统的实体资产在区块链上"活"起来。从学术精英到行业变革者记得第一次见到Mariana时,她正在新加坡的一场区块链峰会上侃侃而谈。这位气质优雅的女性完全颠覆了我对区块链创业者的刻... ...[详细]
  • 加密货币的真正价值:重塑数字身份的革命

    加密货币的真正价值:重塑数字身份的革命 说实话,现在加密市场确实不太景气,就像经历了一场暴风雨后的萧条。作为一个长期关注这个领域的人,我经常被问到:"这些区块链项目到底有什么实际价值?"说实话,很多所谓的"创新"都不值一提,不过是把Web2的东西重新包装了一下而已。Web2身份系统的先天缺陷记得上次在某个网站注册时,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虽然我填写了所有信息,但网站其实根本不知道屏幕后面坐的是谁。我们的IP地址、设备信息,甚至手机号码... ...[详细]
  • 资深投资人忠告:这些山寨币坑太深,新手千万别碰!

    资深投资人忠告:这些山寨币坑太深,新手千万别碰! 说实话,每次看到新手拿着真金白银冲进山寨币市场,我都替他们捏把汗。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玩家,今天想掏心窝子跟大家聊聊那些我们躲都来不及的山寨币陷阱。一、市值虚胖的"巨婴币"还记得去年BNB价格飙升时,我朋友圈里多少人都在疯狂追捧。但现实是,市值超过300亿的BNB现在就像个气球,B安交易所面临越来越严格的监管,随时可能"嘭"的一声。就像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在320美元高位接盘,现在肠子都悔... ...[详细]
  • 农业RWA的逆袭:小企业如何在这片蓝海中分得一杯羹

    农业RWA的逆袭:小企业如何在这片蓝海中分得一杯羹 说实话,当我看到RWA市场最新数据时,内心是复杂的。这个在3年内从100亿飙到233.9亿美元的"香饽饽",居然被信贷和国债代币化占了九成江山。更让人唏嘘的是,农业这块价值2.7万亿美元的"大蛋糕",在链上世界里只能可怜巴巴地分到3%的份额。这就像在繁华的华尔街边上,农民们还在用最原始的方式叫卖自己的收成。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记得2018年那会儿,我参加区块链大会时,台上的专家们信誓旦旦地说:"... ...[详细]
  • 比特币减半倒计时200天:历史会重演吗?

    比特币减半倒计时200天:历史会重演吗? 朋友们,比特币世界又要迎来一场大戏了!就在200天后,我们将见证比特币历史上的第四次"减半"事件。作为一名经历过前几次减半的老韭菜,我不得不说这种四年一度的"供应量缩减"总会给市场带来惊喜。减半前的神奇相似点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每当减半前200天左右,比特币的价格总会跌到前一个周期高点的60%左右。2019年是这样,现在2023年又是这样!这简直就像是被写好的剧本一样。我记得201... ...[详细]
  • Ripple首席财务官突然离职 背后暗藏哪些故事?

    Ripple首席财务官突然离职 背后暗藏哪些故事? Ripple最近又上头条了,不过这次不是因为和SEC的官司,而是CFO Christina Campbell突然离职的消息。说实话,在加密货币支付行业混了这么多年,我还是第一次看到CFO在关键时期跳槽到医疗行业。这不禁让人好奇:这背后到底有什么内情?一个意外的职业转向Campbell在LinkedIn上更新了动态,宣布加入Maven医疗诊所担任CFO。要知道,她之前可是在PayNearMe做了四年... ...[详细]
  • 寒冬中逆势融资700万美元,这款Web3社交应用凭什么打动投资人?

    寒冬中逆势融资700万美元,这款Web3社交应用凭什么打动投资人? 说实话,最近加密行业的日子不太好过。PitchBook最新数据显示,三季度全球加密初创企业融资额跌至2020年以来最低点,同比暴跌63%。但有意思的是,在这个资本寒冬里,Web3社交赛道却总能时不时传来好消息。Web2.5的独特打法上周,Phaver这个新兴社交应用宣布完成7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Polygon Ventures、Nomad Capital等知名机构纷纷押注。目前总融资额已达800... ...[详细]
  • AI时代创作人必看:两位专家教你守住版权生命线

    AI时代创作人必看:两位专家教你守住版权生命线 在这个随手就能用AI生成内容的时代,我经常看到身边的内容创作者们捧着爆款内容却愁眉不展。"我的创意会不会被抄袭?""二创到底怎么才算合规?"这些问题就像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每位创作者头顶。前几天杨浦区司法局的一场活动,着实给这群创意工作者打了一剂强心针。保全证据:创作者的第一道防线杨浦公证处的文博老师打了个生动的比方:"你们创作就像盖房子,公证就是给房子装防盗门。"他举了个让我印象深刻的例子:去年有... ...[详细]
  • 350万港元人间蒸发!香港币安用户是如何掉入验证身份陷阱的?

    350万港元人间蒸发!香港币安用户是如何掉入验证身份陷阱的? 说实话,每次看到这类新闻我都感到痛心。就在上周,香港警方披露了一起令人震惊的网络钓鱼诈骗案件——11位币安用户不幸中招,合计损失高达45万美元!这不禁让我想起那句老话:骗子永远比你想象的更狡猾。一场精心设计的"验证身份"骗局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你正在悠闲地喝着下午茶,手机突然收到一条看似来自币安的短信:"亲爱的用户,为确保账户安全,请立即验证身份信息,否则账户将被冻结。"短信末尾还附上一个看起来很...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