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如混得那些年与比特币结了怎样今都缘的
记得2013年那会儿,比特币价格第一次突破1000美元大关,圈内人都在疯狂讨论这个"数字黄金"。那一年,不少后来叱咤币圈的大佬们才刚刚接触到这个新玩意儿。说实话,每次回想起来都觉得特别有意思,就像亲眼目睹了一场现代淘金热的开端。
当时的情况特别魔幻现实。IT男们熬夜研究白皮书,金融精英们眉头紧锁地分析着K线图,而普通老百姓则一脸懵逼地看着新闻里的"虚拟货币"报道。谁能想到,就这么一个"程序员玩具",后来竟能掀起这么大的风浪?
命运的分水岭
2013年绝对是个神奇的年份。那时候的币圈就像个大型真人秀,各路神仙纷纷登场:
• 赵长鹏(CZ)还在给朋友李启元打工,第一次听说了比特币这个概念
• 何一刚从电视台主持人转型,摇身一变成了交易所的CMO
• 吴忌寒和詹克团这对"矿机兄弟"刚开始捣鼓他们的挖矿事业
• 19岁的V神正在宿舍里写以太坊白皮书,33岁的Gavin Wood读完后一拍大腿:"这小伙子有前途!"
现在看来,那一年简直就是加密货币界的"创世纪"。当时谁能想到,这些看似普通的决定,后来都成了改变行业格局的关键转折点?
幸存者偏差:不是所有OG都发了财
很多人总觉得早期入场就等于稳赚不赔,这其实是个天大的误会。我认识不少2013年就入场的"老韭菜",真正混出头的其实凤毛麟角。
有个朋友特别典型:2013年花5万买了比特币,2014年暴跌时吓得全抛了,现在每次聚会都捶胸顿足。还有个做矿机的,当年赚了第一桶金后all in山寨币,结果血本无归。反倒是那些"傻乎乎"囤币不动的,现在都成了人生赢家。
所以说啊,在这个行业里,进场早不如心态好。见过太多人抱着赌博心态玩合约,最后都落得个"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余额两块五"的下场。
三类人的三种结局
根据我这十年的观察,当年进场的人大概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理想主义者,像CZ这样的。他们是真的相信区块链能改变世界,所以愿意all in这个行业。这类人现在要么成了行业领袖,要么在某个项目里默默耕耘。钱对他们来说反而是副产品。
第二种是机会主义者,比如某些对冲基金经理。他们可能并不完全认同比特币的理念,但敏锐地嗅到了商机。这类人里确实有不少赚得盆满钵满,但也有像SBF这样玩脱了的。
第三种是跟风者,也就是被朋友带进场的普通人。他们最典型的行为模式就是:牛市入场→小赚→加仓→被套→割肉→拍大腿。我敢打赌,现在看这篇文章的你,身边肯定也有这样的朋友。
下一个十年,谁会站在风口?
说实话,每次复盘这段历史都让我感慨万千。十年前那些看似普通的决定,如今看来都成了改变命运的转折点。但话说回来,早期入场真的就意味着成功吗?我看未必。
这个行业最迷人的地方就在于,永远都有新的机会在涌现。DeFi、NFT、Web3...每个新赛道都可能诞生新的传奇。重要的不是你什么时候进场,而是你以什么样的姿态参与这场变革。
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与其羡慕那些"早期OG",不如好好想想自己在这个行业里的定位。毕竟,加密货币的下一个十年,也许正等着你来书写呢。
(责任编辑:开源)
-
两年前,当萨尔瓦多总统纳伊布·布克尔宣布将比特币纳入法定货币时,这个中美洲小国立刻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记得当时我正好在采访一位华尔街的投资人,他惊讶地说:"这简直就是在玩火!"如今两年过去,这场备受争议的货币实验究竟带来了什么?理想与现实的距离说实话,作为一个长期关注新兴市场货币政策的观察者,我最初对这个大胆的尝试充满好奇。萨尔瓦多政府推出的"奇沃钱包"计划听起来很美好——每位公民都能获得30美元... ...[详细]
-
想想看,当我们开车去一个陌生城市时,谁不会打开导航看看路况?可奇怪的是,面对变幻莫测的金融市场,很多人却宁愿蒙着眼睛横冲直撞。这让我想起一个有趣的心理学现象——人们总喜欢给自己编造各种"合理化"的故事。上学时相貌平平的女生会说"我才不屑收情书",经济拮据的人会安慰自己"钱多不一定快乐"。这种自我安慰的心理机制,在投资领域同样随处可见。市场观察:多空博弈进入白热化最近比特币的走势可谓一波三折。11号... ...[详细]
-
这波行情真是绝了!就在刚刚,我们团队布局的比特币多单完美止盈,足足吃下了350个点的涨幅,换算成实实在在的收益就是3000多美元。看着账户里的数字跳动,这份喜悦让我忍不住想和你们分享。说真的,最近的行情简直就像是为我们量身定制的。记得上周三凌晨,我盯着K线图熬到三点,突然发现几个关键指标同时发出买入信号。当时就果断在群里喊单,现在想来这个决定真是太明智了。那些熬夜跟单的小伙伴们,现在估计都在偷着乐... ...[详细]
-
最近这段时间,加密货币圈子里都在热议一个话题:比特币可能马上就要创造新的历史记录了!知名分析师BitQuant给出了一个让很多投资者都兴奋不已的预测——他认为在2024年4月减半事件来临之前,比特币就可能突破之前的最高点。减半前夕或将迎来历史性时刻说实话,每次比特币减半都像是一场狂欢。这个机制每四年就会把新比特币的产出速度砍掉一半,说白了就是把水龙头拧紧。BitQuant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虽然... ...[详细]
-
这周二的市场简直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本来还以为能延续前几天的小阳春,结果没想到华尔街给我们来了个当头一棒。数字货币遭遇滑铁卢昨晚睡前看了眼比特币行情还在11.4万附近晃悠,今早一睁眼发现它居然跌破11.3万了!112710美元的低点看得我心惊肉跳。虽然现在稍微回弹到113326美元,但这波下跌着实让不少追高的投资者心跳加速。以太坊也好不到哪去,4000美元大关摇摇欲坠,4100美元关口宣告失守。记... ...[详细]
-
都说元宇宙是未来,但这个未来到底长什么样?9月16日的香港给出了令人振奋的答案。第三届湾区元宇宙大会像一场及时雨,浇灌着我们对数字世界的想象。大咖云集:元宇宙界的奥斯卡走进会场的第一感觉就是:这场论坛的嘉宾阵容也太豪华了吧!《雪崩》作者Neal Stephenson虽然没能亲自到场,但通过视频连线给足了面子;联合国数字安全联盟理事长李雨航刚从纽约联合国总部赶来"云端"参会;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 ...[详细]
-
上周的新加坡Token2049大会现场,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一群痴迷MIMIC黑猫的发烧友们自发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黑猫夜话"。我也有幸参与其中,现场那种热烈的氛围让我至今难忘——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字游民们挤满了整个沙龙空间,有人甚至从欧洲专程飞来,就为了和其他"猫奴"们面对面交流。一个NFT头像背后的传奇故事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几位OG(元老级)藏家分享的故事。"你们知道吗?最初的黑猫设计灵感其实来... ...[详细]
-
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最近Tellor Tributes(TRB)的热度着实让我眼前一亮。社区调查显示,超过54%的投资者对TRB持乐观态度,这可不多见。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深知这种集体情绪往往预示着不错的行情。TRB到底是什么来头?简单来说,TRB就像是区块链世界的"情报员"。它构建了一个完全去中心化的预言机网络,把现实世界的数据安全地带到链上。想象一下,如果没有TRB这样的项目,区... ...[详细]
-
作为一名在数字营销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我不得不感叹中国市场真是个神奇的存在。9亿网民,98%的移动互联网使用率,这是多少营销人梦寐以求的战场啊!记得去年参加一个行业峰会时,有位来自硅谷的创业者感叹:"中国市场就像一座金矿,但你需要熟悉地形的人带路。"这句话完美诠释了本地Agency的价值。为什么中国加密市场如此特殊?我记得刚开始接触这个市场时,被中国网民的数字素养震惊到了。这里的人们对新技术... ...[详细]
-
转眼间,我在Arca担任首席投资官已经走过了1825个日夜。这五年,如果用传统金融的时间尺度来衡量,可能只是职业生涯的一个片段;但在加密世界,这简直就像经历了整个金融史的重演。记得刚开始管理加密基金时,市场还像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如今它已经成长为了一个充满个性的少年——时而叛逆,时而睿智,但永远充满惊喜。市场教会我的第一课:数据会说谎刚接触加密投资时,我以为那些漂亮的历史数据图表就是我的护身符。结... ...[详细]